筆趣閣 > 大國崛起1857 >第六百二十一節 兩路出兵
    大明駐天京公使在最後一次拜會了李秀成之後,迅速在下關坐上了一艘大明軍艦,離開了這個前途未卜的地方。

    下關的碼頭即便在這個時候都很繁忙,因爲戰爭的軍需供應本就是最好的生意,而其中以大明商人居多。

    下關是大明在長江上最重要的一個基地,這裏最初就是大明軍隊開闢出來的,碼頭是大明修建的,所以自從大明成功救援天京城之後,城裏是太平軍的地盤,而城外之後就一直在由大明管理,甚至大明海軍將這裏畫在大明軍事基地的地圖上。大明長江艦隊巡航的時候,在這裏停靠不是一次兩次了。

    穿着一身文人長袍,頭帶烏紗帽的公使,不由感嘆起來,國家正在變賣一切拯救人命,這些商人卻竟想着發財,當真是重利輕義啊,難道他們不知道他們送來的物資,最後都得用人命來填嗎,難道賺這種帶血的錢財就沒有一點良心不安嗎。

    帶着滿滿的遺憾,廣東嘉應州出身的外交官黃遵憲離開了天京,他對這個地方並沒有什麼留戀,他並不喜歡太平天國這個國家,他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罷了。

    他臨走也沒有告訴李秀成自己撤走的原因,只說是奉命撤離,李秀成詢問是不是擔心遇到危險,答應盡全力保護他,清妖是奈何不了天國的,請他放心。最後這次見面,李秀成十分低調,顯然他自己也知道,天國的處境並不好。

    黃遵憲並沒有告訴李秀成大明也即將對太平天國用兵的事實,這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但國際慣例在太平天國這裏行不通,洋務司告訴他說,一旦暴露了事實,李秀成恐怕會殺了他,黃遵憲並不怕死,外交官在必要的時候,就要冒險,哪怕付出生命,也不能讓國家受辱,所以他很不讚許洋務司的決定,難道爲了公使的個人安危就能不講禮儀了嗎當年蘇武牧羊北海邊,在最艱險的時刻都不墮漢使的威嚴,黃遵憲卻要爲了個人安危讓國家失禮於外邦,他深以爲恥。

    但是他還是沒有說出實情,他必須服從命令,同時他還懷疑,這根本就是軍隊的意思,軍隊想偷襲,想不宣而戰,所以纔不讓洋務司打草驚蛇。

    黃遵憲還真的小看了掌控軍隊那羣人的氣量,這批少壯派去歐洲學習了五年時間,比任何人都講宣戰那一套程序,他們覺得這樣先宣戰,在打仗的程序,很有騎士精神,讓你做好了準備我在打你,這是自信的表現。

    中國春秋時期才很講這一套禮儀,比如著名的絕秦書,要打仗先斷絕盟約關係嗎。

    那種不告而打的偷襲作風,是草原民族的劫掠習氣,在小家子氣不過了。

    文鳶他們早就恨不得大張旗鼓的告訴太平軍老子要打你了,然後帶領大軍平推過去,聽說兵部打算北伐,他們一干軍官在兵部爭得面紅耳赤,都想要領兵出征,都快要決鬥了,互相爭執不下紛紛要求找皇帝評理,似乎皇帝能滿足任何人的要求一樣。

    但皇帝明確拒絕見他們,皇帝表示,兵事下有兵部主持,上有尚書令決斷,沒到舉國一戰的時候,皇帝不聞兵事。

    真的不聞不問嗎,當然不可能,陳芝廷帶着兵部尚書早就將計劃原原本本向皇帝彙報過了,而且所有的計劃都是經過朱敬倫簽字蓋章同意的,這也是列國的通例,沒有英國女王的命令,英軍在程序上都是不能採取行動的,首相說了根本不算,只是英國王室放棄了這些權力,他們從來不駁斥首相和政府的決定罷了。

    所以實權還是虛權,未必是程序或者法律規定的,最根本還是人用出來的,有的國家憲法寫的堂堂皇皇,可依然制約不了統治者的專斷,不滿意了改憲法跟玩似的。因此同樣的執政程序,在英國可能是虛權,在大明就可能是實權。

    之所以不見那些軍官,是不想給他們留下一個可以通過皇帝的介入,隨時把文官政府的決定扔到一邊,這樣的話,跟日本的陸軍部有什麼區別。

    所以哪怕做決定的是朱敬倫,到最後也必須通過兵部來實施。

    總參謀部的計劃是,如果只是將作戰目標定在浙江,完全不需要進行總動員,福建軍區一省之兵足夠應付了,福健是人口大省,該軍區常備編制八萬人,跟廣東一般多,後備力量廣東有十萬,福健略少一些,但也有七萬人,動員起來就是十五萬大軍,足夠攻下浙江了。

    就軍事而言,浙江較爲容易攻取,因爲太平軍的防禦重點始終在長江一線,因此浙江相對空虛。另外由於湘軍主力跟太平軍主力,主要集中在沿江一帶,皖南的徽州府、寧國府以及廣德州,基本上不被雙方重視,明軍如果從江西攻打這裏,也相對容易。

    所以這場戰爭,肯定是由福健軍區總兵來負責,老資歷的黑狗是第一大軍區廣東軍區總兵,第二大軍區福健軍區總兵在是鄧世才,恰恰是這兩個人並沒有爭,反倒是其他軍區的張開山、陳濟世甚至文鳶都在爭。

    黑狗是早就

    給自己定爲忠犬的位置,已經高官厚祿了,那就該有功成身退的覺悟,這是方山告訴他的,並警告他說,歷史上有太多不得善終的權貴,希望他慎重。黑狗對自己的地位很滿意,因此這些年都很低調,除了喜歡娶小老婆生孩子之外,沒其他不良惡習。一個連鴉片癮都能戒掉的幫會頭目,如果沒有超強的自制力,那纔是奇怪的事情。

    倒是鄧世才也沒有爭,讓人有些意外,有些不符合他風風火火的少壯派的性子,當然也有可能是他非常肯定,要北伐的話,福健軍區是少不了的,因此根本就不用去爭。

    總之這第一戰就由鄧世才率領福健軍區常備和後備十五萬大軍來進行,陳濟世所在的江西軍區的常備兵要做好準備,將大軍集結到贛皖邊界,隨時準備攻佔皖南,其餘軍區不允許進行任何行動。

    之所以不讓兩廣的軍隊做準備,連常備兵都不得進行戰爭準備,主要是擔心求戰心切的少壯派,會控制不住情緒,主動在湖南邊境挑起事端,最終讓戰爭變成一場跟太平軍和湘軍之間的大混戰。

    福健軍區的動作很快,幾乎在完成集結之後,第一時間就攻入浙江境內,太平軍在之前竟然毫無察覺,當他們察覺到的時候,明軍已經兵臨城下。

    此時李秀成將浙江原本的就不多的一點太平軍精銳部隊也抽調到了天京附近,他的嫡系主力更是兵出大勝關,勢要將湘軍擋在天京範圍之外,天京再也經不起一次圍城戰了。

    湘軍的戰鬥作風頑強,李秀成發動多次攻擊,都被湘軍擊退,湘軍一步步逼近大勝關,太平軍的主力就一點點往天京聚集,其他地方真的已經非常空虛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