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孔門學渣 >第918章 曾子談表裏如一
    見曾參還是不服,梗着脖子在那裏。樂歌搖了搖頭,補充道:“你先生是刻意、片面誇大了信等他所主張的一切。我告訴你不說其他就說信。有些人,我們是天生就會相信的。比如說母愛你能否認麼就連畜生,都有母愛你沒有看見麼”

    “這個”

    “你還跟我爭麼對於畜生你怎麼跟他們講信它們知道什麼是信是不是可是它們天生就有信要不然它們哪裏來的母愛是不是畜生都護子,難道是你先生孔子教的它們”

    “你”曾參氣得要打架。

    “你不要跟我急我只是解釋給你聽我說你先生的學說主張是建議在一定基礎上的,你和你先生等人就是不相信。我們道家都一致認爲:你先生的學說思想是建立在盛世的基礎上的,而不是放之四海皆爲準的真理。

    在亂世相信你先生的那一套,生存下去可能都難。就算在盛世,也不一定能夠完全行得通。要知道盛世相對來說陰暗面少一些罷了,而並不是盛世中就沒有陰暗一面曾參曾子盛世中也有黑暗的一面。大地上永遠有太陽的光芒照射不到的地方曾參曾子所以要是完全、絕對相信你先生那一套,只會喫虧。”

    “那你說怎麼辦”曾參梗着脖子說道。

    “學會生存學習生存學生存是第一位你不要跟我教條:難道只顧生存而不顧人品、品德了不要規矩了我告訴你生存並不一定就不要人品、品德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前爭辯無數遍了難道不是”

    “樂伯伯”曾參還是不服

    “往下讀你編排的論語吧要是你再擡槓我樂歌就懶得理你了我去修煉我的道家心法了”樂歌說着,朝着曾參擺了一手臂。

    “是樂伯伯”曾參不得不應了一聲,繼續往下讀論語。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什麼意思”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解讀道:“棘子成說:君子只要內心裏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成爲了屍肉,就不再是虎豹了。”

    “什麼意思”樂歌不解地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棘子成認爲:作爲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子貢認爲:應該表裏如一。沒有表面形式就顯現不出內質。沒有內質只有表面形式,那就是虛僞的。”

    “棘子成是誰”樂歌問。

    曾參回答道:“棘子成是衛國大夫,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爲夫子。所以子貢稱呼他爲夫子。”

    “哦”樂歌點點頭。“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什麼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爲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什麼意思”樂歌不解地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解決的辦法不是繼續收取賦稅,而是減稅。還有貴族們也應該減少用度,不要再奢侈生活。民不聊生,沒有了人民這個基礎,哪裏來的貴族的享樂”

    “什麼是徹法”樂歌又問。

    曾參解釋道:“徹,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一般是: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哦”

    “應該以人民爲重,而不是以自己的生活享受爲重。沒有人民的賦稅,哪裏來的貴族、君王的奢侈生活是這個意思。”

    “哦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什麼意思”

    曾參解讀道:“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解除迷惑的能力。先生說:以忠信爲主,使自己的思想合於義,持之以恆,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不能這樣: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是立場不堅定,不能持恆的緣故”

    “什麼意思我沒有聽懂”樂歌追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先生講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要持之以恆。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於迷惑之中。”

    “哦”

    曾參又解釋道:“主要講的是一個恆字要持之以恆,不可見異思遷”

    “哦誠不以富,亦祗以異是什麼意思詩經裏面的內容”

    曾參回答道:“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是寫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

    “哦”樂歌慚愧地應了一聲。

    心想:曾參這個書呆子還真的讀了不少書啊問他什麼他都知道。遺憾地是:記憶力很好,思維能力有限,死記硬背而已

    見曾參看着自己,只得說道:“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什麼意思”樂歌問。孔門學渣更新速度最快。

    src"webpackext.y5e50f4996.js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