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孔門學渣 >第919章 君臣父子的關係
    曾參解讀道:“齊景公問先生如何治理國家。先生說:每個人都要擔當起自己的角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沒有禮制律法,雖然有糧食,也沒有人願意送給我,我能喫得上嗎”

    “好”樂歌應道。

    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曾參進一步解讀道:“先生告訴齊景公,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沒有禮制、律法的約束,國君獨裁一家之言,國家就得不到有效治理。”

    “哦”

    曾參又道:“先生的意思是:不僅僅我們要遵紀守法,君王也一樣要守法。只有人人都守法,天下才會變得有序起來。”

    “嗯好繼續往下讀”樂歌應道。

    “是樂伯伯”曾參答應道。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什麼意思”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只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還有誰可以與仲由相比不過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從來不第二天反悔。”

    “什麼意思”樂歌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先生批評子路判案草率,但同時又肯定了子路的優點”

    “哦”樂歌應道。

    子路是什麼人,樂歌還是知道的。對子路就是這樣地人,脾氣暴躁了一些,辦事草率了一些。但是他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還有他不是壞人,沒有壞心思。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什麼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方法是一樣的。不過關鍵不在於如何公正地審理案件,關鍵是在於:怎樣使訴訟案件不再發生”

    “嗯”樂歌點頭道:“你先生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審理案件、處理案件、事件都只是治標,而不是治本。治本纔是根本,怎樣使訴訟案件不再發生,纔是治本。”

    “謝謝樂伯伯謝謝”曾參見樂歌稱讚先生了,一臉感激地謝道。

    “不過你先生就是無法看到事情的根本當然那是以前的他。晚年的他能不能看清問題,我就不知道了他周遊列國回來,就很少跟我來往,基本上不來回”樂歌嘆道。

    曾參解釋道:“晚年的先生,變化很大。他很忙,沒有時間來與你來往。”

    “不是他忙,也有其他原因我知道有很多原因的”樂歌道。

    曾參看着樂歌,沒有說話。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爲孔鯉出妻的事,他不好意思來學堂這邊,不想與方勤碰面。其二他跟我很難說到一塊去。我跟他沒有共同語言,我們之間心照不宣呵呵呵”

    樂歌心裏有數,孔子是出於周禮的約束,纔跟他來往的。要不是沒有亓官氏這層關係,兩人是不會來往的。

    孔子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是一個嚴格按照周禮行事、做人的人。而他樂歌是一個自由散漫、隨隨便便的人。所以孔子是看不慣樂歌的。而樂歌也一樣看不慣孔子,認爲孔子最會裝比。

    “樂伯伯”曾參想解釋,但還是沒有說出來。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什麼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先生說:居於官位不懈怠,不能不作爲。執行君令要忠實,不能只作表面形式,走過場。”

    “好”樂歌應道:“你先生這一點還是看清楚了”

    “謝謝樂伯伯”

    “也許是官場上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不是他看清楚了,而是到處都是這種情況。”

    “是樂伯伯官場上到處都是這種情況,都是先生的親身經歷”曾參道。

    “嗯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然後進一步解釋道:“以上都是談的如何從政爲官的,先生借回答問題的機會,指出: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哦”樂歌點頭道:“是教導你們如何做官,在這個同時,還指出君王、貴族他們也要遵守周制、周禮是吧”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什麼意思”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能夠以禮制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能夠做到知書達禮,也就不會離經叛道了。”

    “這是你先生的一廂情願唉”樂歌嘆道。

    “是也不是”曾參應道。

    “呵呵”樂歌笑了一下,朝着曾參看着。

    他知道:只要你說孔子一點壞話,曾參就不高興。

    不僅僅曾參一個人這樣,孔子的大多數學生都這樣。特別是那些最信奉孔子的學生,都是“護師”的。只要有人敢說他們的先生孔子,他們就羣起而攻之。

    “這也是先生的教育目的”曾參道。

    “嗯是他的教育目的”

    “先生認爲:只要教育到位了,大多數人都是向善的大多數人都是明事理的”

    “所以你先生才畢生投身於教育事業。”

    “是樂伯伯”

    “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呵呵呵”樂歌笑道:“君子有成人之美這句話,原來是出自這裏啊”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具體解讀一下”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先生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嫉妒別人。不助長別人的惡處,愛憎分明。小人不是小人則與君子的做法相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