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孔門學渣 >第987章 有殺身以成仁
    第987章有殺身以成仁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什麼意思”樂歌習慣性地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可以與他交流、向他傾訴的話卻沒有與他交流、沒有說出來,這就會失去一個朋友;把不該說的話向別人說了,這就是失言。有智慧的人既不會因此而失去朋友,也不會說錯話。”

    “嗯這是人生經驗之談好”樂歌叫好道。

    “謝謝樂伯伯謝謝”曾參應道。

    可以與什麼人交流,某些話應該保密,我們當把握好

    孔子在提醒我們:要有分辨能力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交往的,不是什麼話都可以向別人說的交可交之人交君子與君子交流可以無話不說

    “這應該是你先生晚年才悟出來的吧這應該是他背後教導你們的吧不然這種經驗是不是與你先生之前提倡的忠、信等理論相違背,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還有這還是你先生的理論總之一條你先生的很多理論,都是一筆糊塗賬,我都懶得去整理。我要是整理了,一定會把你們這些孔門學生給氣死真是應了孔鯉所說的:反正他爹有理”

    “樂伯伯”曾參阻止道。

    “好了不爭了繼續往下讀吧讓歷史上的明白人去評說吧你先生的一筆糊塗賬,一般人是算不清楚的,只有等待那些明白人站出來,才能說得清楚。我怎麼覺得:你先生的學說思想理論,就跟天子、君王、貴族家的家務事一樣,就是說不清楚明白。總之一句話反正你先生孔子說的句句話,都是有理的。明明是自相矛盾,他都能自圓其說算了算了不說了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什麼意思”樂歌的眉頭皺了皺,問道。

    曾參解讀道:“先生說:有志於仁的人,沒有一個爲了貪生而損害仁的形象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呵呵”樂歌道:“你把這一段安排在這裏是什麼意思你是對上面的話的否定麼是打臉麼你”

    “樂伯伯”曾參看着樂歌,應道。

    “上面的一段話,很明顯是你先生晚年說的,他很贊同。是不是而這一段話很明顯是你先生年青人說的。而且是在他很得志、春風得意時說的。也就是說當年的他還以爲他的學說思想很正確的時候,才如此肯定的。其實這要是不是忽悠人,就是他太過於理想主義了這不是明擺着讓別人爲了理想而獻身,勸人去送死的麼是不是”

    “樂伯伯”曾參看着樂歌,應道。

    他沒有反駁,只是當一個聽衆、旁觀者,看着樂伯伯的表現。

    “爲理想而死,爲仁而死,爲人類而死,看起來很偉大、高尚,可我覺得太忽悠人了人都死了,哪裏還有未來”

    “別人的未來後代們的未來人類的未來”

    “總之不是自己的未來”

    “是”曾參解釋道:“如果我們都不作出犧牲,那麼人類還有未來麼別人還有未來麼後代們還有未來麼”

    “就你那麼聰明就你那麼偉大、高尚好像別人都是傻子似的”

    “樂伯伯你說這話太不負責了你”

    “我怎麼不負現任了我”樂歌爭辯道:“我是爲那些被你和你先生忽悠而死的人負責他們要是遇見我了,就不會去殺身成仁了。”

    “那都不去殺身成仁,都不願意奉獻,人類都自私自利,還會有未來麼”

    “你又跟我教條了曾參”樂歌呵斥道:“我們就這個問題,以前好像爭辯過無數回了我還沒有那麼老,我還記得呢曾參曾子”

    “樂伯伯”曾參應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把頭低下了。

    “我記得以前跟你說過:道家也有殺身成仁的說法,只是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而不是爲了理想、夢想什麼叫不得已呢就是在必須去死的情況下,纔去死的。而不是能夠不死,卻爲了理想而一定要死。這是不是偏激了一些呢”

    “這個”曾參這才解釋道:“以前我先生是理想化了。可到了晚年的他已經接受了道家學說思想,不再爲了理想而殺身成仁了樂伯伯我這不是爲了編排內容麼才把先生前後不一的思想編排在一起的正如樂伯伯說的:就讓歷史去評判吧讓歷史上的明白人去評說吧去判斷是非、明辨是非吧”

    在現實面前,我們可以智慧地面對、處理世事,不一定要做出“殺身成仁”的壯舉不能絕對化思維誤導他人去獻出無辜的生命

    子貢問爲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什麼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子貢問怎樣實行仁德。先生說: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好使用。住在某個國家裏,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賢者,與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什麼意思”樂歌不解地追問道。

    曾參進一步解釋道:“磨刀不誤砍柴功,先生認爲:實行仁德的方式,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事奉賢者,結交仁者。凡事得有基礎,先跟這些賢者、仁者學習經驗,然後辦起事來就容易多了”

    “哦原來是這個意思”樂歌聽了,點了點頭。

    “是樂伯伯”

    “好繼續往下讀”

    “是樂伯伯”曾參應道。

    顏淵問爲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侫人。鄭聲淫,侫人殆。”

    “什麼意思”樂歌問。。

    曾參解讀道:“顏淵問怎樣治理國家。先生說:用夏代的歷法,乘殷代的車子,戴周代的禮帽,奏舜時的韶樂,禁絕鄭國的樂曲,疏遠能言善辯的人,鄭國的樂曲浮靡不正派,侫人太危險。”

    樂歌皺了皺眉頭,問道:“具體解釋一下”


章節報錯(免登陸)